•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通知通告 > 正文

大學生如何預防結核病

日期:2009-03-18 點擊數:

結核病是由結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嚴重危害人類康健,近年來全國結核病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人體熏染結核杆菌後纷歧定都發病,當人體反抗力低下時才發病。在結核病中約90%爲肺結核和結核性胸膜炎;淋巴結、腎、骨、關節等部位也可發病。結核病死亡數是多種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死亡總和的兩倍。

結核病是怎樣被熏染的?

結核病最常見的熏染途徑有三種:

第一,經呼吸道傳播。結核杆菌存在于肺和支氣管的結核病竈內,或在肺和氣管的排泄物中。當病人大聲講話、咳嗽、打噴嚏時,就會釋放出许多細小帶菌的飛沫,易感者吸入了帶結核杆菌的飛沫即可被熏染。結核病人的痰液也是一個重要的傳染途徑,肺結核患者如果把含結核杆菌的痰吐在地上,痰液幹燥後,痰中的結核杆菌與塵埃混在一起,漫衍在空氣中,被吸入肺內後也可引起熏染。所以,呼吸道傳染是結核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第二,經食物傳播。結核病人用的餐具、吃剩的食物都可能被結核杆菌汙染。飲用未經消毒的牛、羊奶或乳制品,患有結核病的婦女將咀嚼後的食物喂兒童及替病人倒痰罐不認真洗手再用手拿食物等都可受到熏染。

第三,垂直傳播。患有結核病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其體內的結核杆菌可通過臍帶血液進入胎兒體內。胎兒也可因咽下或吸入含有結核杆菌的羊水而熏染。

人類對結核杆菌普遍易感,但僅少數人發病,這主要取決于結核菌的數量及人體自身的反抗力。全年均可發病。

結核病有那些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有:全身不適、乏力、疲倦、食欲減退、盜汗、低熱,多見于午後和黄昏出現長期低熱;婦女可有月經失調或閉經;長期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肺結核時有牢固部位針刺樣胸痛,隨著呼吸和咳嗽而加重,可因並發氣胸或大量胸腔積液而出現呼吸困難;腎、骨、關節結核可有腰痛,骨關節疼痛等。

如何預防結核病?

結核病的預防措施:1、解決傳染源是關鍵:做到早期發現,徹底治療。對及時發現新的早期結核病人,立即給予隔離治療,對已經有傳染性,病情較重的肺結核病人做到徹底隔離治療。

2、平時要注意加強鍛煉身體,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減少熏染機會,增強機體的反抗力。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要規律,不過度勞累,不隨地吐痰,室內保持通風,要進行濕式清掃,探視結核病人時要戴口罩或制止近距離接觸,減少熏染機會。

4、開展衛生防病的宣傳活動,了解結核病防病常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以控制結核病的發病和減少傳染機會。

5、如發現有:長期低熱、咳嗽、痰中帶血、乏力、盜汗等症狀請馬上到校醫院來就診。

?

?

?

?

?????????????????????????????????????????????????????????校醫院

?????????????????????????????????????????????????? ??2009年3月18日